台灣在60、70年代,竹子產業非常興盛,竹產品貿易的出口年產值超過新台幣1000萬元,隨著時代變遷,傳統竹製品逐漸被塑膠製品取代,全台僅存的竹簾工廠只剩新竹的這一家,老工廠歷經三代轉型,不畏產業外移、市場競爭,堅持使用台灣獨生種的桂竹製作竹製品,進攻文創市場,創新經營、為產業找生機。
竹簾工廠第三代接班人莊博惠:「從小就在上面爬著長大,就玩然後有摸,看著爸爸做,所以其實它就像一個家人一樣,那我們這一款的話它是選用,新竹縣尖石五峰鄉的桂竹皮,皮的話放在戶外會比較耐風吹、耐日曬、耐雨淋,如果把窗簾移到窗戶的外面,可以非常有效的節能減碳,可以差3-6度。」
克服台灣氣候濕熱,竹材保存不易,父女倆做出改良版竹簾行車紀錄器,響應節能減碳,剩餘的竹材廢料,經過加工,變成日常小物,第三代的創意行銷,瞄準文創市場。
公路上大型車禍頻頻發生,而其中總是離不開卡車的身影,卡車以及卡車駕駛這個特殊的群體,再次被推向風口浪尖。俗話說上山容易下山難,的確,最危險的情況往往出現在下坡的時候。用不正確的車輛操作方式上坡,最多給車輛造成損害。可下坡就有可能發生車毀人亡的慘劇。上坡的時候駕駛員要時刻注意觀察車輛的水溫表,機油壓力表,不要讓它超出正常範圍。當車輛出現動力不足的情況時,要果斷的降擋,稍一遲疑哪怕使車輛出現短時間的脫擋現象,水溫馬上就會升高。這時如果是行駛在比較長的上坡路段時,就有可能出現需要連續減擋的情況,甚至能讓你一直減到一擋重新起步。如何讓車輛順利的上坡,最大的關鍵在於何時減擋,這就需要駕駛員對自己所駕駛的車輛裝配的發動機的動力特性有一定的了解,那就是每種發動機都有它的最大扭矩轉速,爬坡的時候要讓發動機轉速始終保持在最大扭矩轉速附近。盤山險路行車紀錄器,盤山公路的特點是死彎比較多,前方視線不好,不能及時發現對面來車,這種情況下要讓車輛盡量靠右行駛,不要佔用對方車道,在轉彎的時候,車頭盡量靠中心線左側行行車紀錄器駛,以給掛車留出足夠的轉彎空間。
竹簾工廠第三代接班人莊博惠:「我自己也很喜歡設計一些新的東西或者產品,加工後常常會裁下一些邊,那時候邊的時候我就喜歡做一些,小的一些設計或手工,我就會把它做成一些商品,例如是面紙盒餐墊或者一些杯墊。」
商研院政策所所長黃兆仁:「看到日本甚至於台灣,很多非常成功的竹子音響,能夠放出來的聲音是非常美的一個部分,那我們看到很多年輕人也想回去把這些產業做發揚光大,但碰到一個問題,市場在哪裡,他們怎麼去獲利,那別人看得到看不到,那怎麼去突破這一塊的一個部分,他們要回到跨域跟跨界做創新的一個連結。」
台灣走過昔日,家家戶戶都是竹製品的輝煌,不想讓傳統「技藝」變成腦海中的「記憶」,未來的竹業發展,需要更多新血,靠著世代傳承,振興「竹」夢。